国地税合作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税收现代化的长远工程和系统改革。笔者认为,国地税深度合作应创新合作方式,有效整合资源,凸显“1+1>2”的效应,实现“服务更便捷、征管更高效、执法更公平”的工作目标。
在征收及发票管理方面,为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两头跑”等问题,在设立国地税合作办税服务厅的基础上,双方应打破窗口界限和部门界限,通过合并办税窗口、借助金税三期系统平台打造联合办税模式。纳税人来到办税服务厅可以不分税种、不分业务类型,选择任意窗口办理业务,极大地方便纳税人。
在稽查方面,国地税双方应共同制定稽查合作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稽查办案制度,设立联合查账室,保障执法协作稳步推进。可按月交换进户执法纳税人名单,对共管户共商进户执法时间及事项,联合下发《税务检查通知书》和《调取账簿通知书》,对纳税人的违法事实共同审理定性,对国地税管辖税种都涉嫌犯罪的,由双方联合进行移送公安,避免“两头进户、分头执法、重复检查”,有效减轻纳税人负担,达到执法高效低扰的目的。同时,国地税双方应深化管理合作,成立综合管理室,共同处理管辖区域内纳税户以及涉税事项的日常征收管理。定期交换非正常户管理信息,联合开展对个体“双定户”典型调查和定额核定等工作,进一步促进税负公平。通过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双方依据同一体系对纳税信用进行管理,同一标准对违反税收管理行为进行处理,降低执法的随意性,促进依法诚信纳税,保障税收公平公正。
在日常管理方面,围绕“数同享”的目标,国地税利用互设用户,相互授权及指定专门共享设备的形式,初步实现国地税涉税信息实时共享。为加强信息数据的比对、分析和应用,国地税共同开展风险识别与疑点分析,开展联合风险应对。同时,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信息交换机制,及时交换重要风险信息和重大税源变动信息,共同探讨推进风险识别指标建设,增加国地税部门信息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增强疑点排查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全面开启联合风险管理模式。此外,双方还应共同推动地方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借助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联合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协同共治效率。
在考核方面,可对国地税合作办税服务厅实行统一管理,运用一个绩效办法进行考核,在窗口人员同工同时的基础上,根据窗口办税业务量、联办业务量以及纳税人满意度进行量化考核,兑现奖惩。
在税收宣传方面,国地税两家应共同开展税收宣传活动。此外,双方应共同拓展宣传渠道,合力打造国地税微信公众号,宣传税收,展示形象。
(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