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税收专业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行业新发展。记者访谈了几位来自税收专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的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请他们结合税收专业服务行业的特点,谈谈如何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奋发努力、开拓创新,促进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专业机构作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几位领军人才学员认为,专业机构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刘长汀:税收作为引导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接下来将更多地被应用到调节经济发展中去。我们要发挥专业机构的研究力量,做好税收政策调研,帮助纳税人用好税收政策,积极引导市场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刘维涛:未来的税收专业服务市场将呈现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交互联通的网状结构。专业机构应将力量和资源更多地投向发展相对缓慢的中小城市;要关注均衡发展,把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契机,扩大辐射范围,在服务发达地区企业的同时,兼顾相对落后的地区;要用针对性、多样性、创新性的税收专业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规避风险,迅速成长。
巴海鹰: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型重组项目的复杂性决定其不可避免地涉及很多税收专业问题。例如重组过程中涉及的税务报备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等,都需要专业机构在事先全面梳理,从而制定最优的重组方案。专业机构作为重组程序的重要参与者,在重组过程中,应发挥第三方独立机构的专业作用,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了解企业的运营、财务等状况,推进重组工作顺利开展,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加强法治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几位学员表示,税收专业服务涉及政策性强,要求执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执业人员的法律遵从意识及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要求。
曹琰:现行法律对税收专业服务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和执业诚信缺少刚性约束,导致税收专业服务市场良莠不齐,充斥着一些打着“税务服务”旗号的所谓咨询公司、培训公司,这类机构往往通过低价营销、噱头宣传等手段挤占税收专业服务市场,实际服务质量却十分低劣。由于信息不对称,纳税人往往缺少正确评价和选择专业机构的能力。因此,必须通过系统立法,对税收专业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操守予以成体系的明确规定,设置科学合理的执业准入要求,规范其执业行为。
李春阳:专业机构作为维护市场主体合法财税权益的生力军,可以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抑制公权力的滥用和推进依法治税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统计,专业机构在纳税情况检查和涉税鉴证服务中,每年调整的应纳税额达数千亿元,不仅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更保护了国家的税收利益,为提高征管质效,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法遵从,降低财税风险作出了积极贡献。
融入共享共治,大力拓展更多服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几位学员表示,要发挥税收专业服务行业力量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协助税务机关加强事中事后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和公民增强税法遵从意识。
曹琰:专业机构作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桥梁,应在执业过程中切实理解和贯彻社会治理理念,一方面督促纳税人依法纳税,另一方面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并做好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传声筒”,促进税收立法科学化的进程。
李春阳:近年来,科技、财政、税务和司法等政府部门,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社保工资总额审计和涉税司法鉴定等工作中,积极采用专业机构的服务,既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又激发了市场和社会主体的活力,效果显著。税务机关在纳税评估、税源调查、纳税人信用评定、税务稽查和营改增等工作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借助专业机构的专业服务,减少了行政资源占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优化了财税资源配置。专业机构在这些共同治理中的实践经验,能为接下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刘维涛:从长期来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征收与缴纳、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将逐步走向共同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的统一。专业机构要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顺势而为,打破只面向企业客户的单向服务模式,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向税务机关大力提供信息、技术和案例支持,推进人才培养合作,从而形成税务机关、专业机构及纳税人三方有机融合的服务链闭环。
刘长汀:弱化审批不等于降低各项税务处理的要求,恰恰相反,纳税人要为各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这在客观上要求纳税人提高税务处理的规范性,提升税法遵从度。因此,专业机构要积极发挥作用,为纳税人各项申报材料提供辅导咨询、纳税代理服务;通过对税法的研究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梳理等,提供个性化的专家服务,让纳税人更有获得感。
(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