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财务管理部门创新管理理念,扎牢制度笼子,严格审核把关,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防范风险与提高绩效相结合,夯实基础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机关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该部门从预算源头抓起,建立预算编制内部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水平和可操作性。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控,定期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并将预算执行的分析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调动各单位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将分析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编制部门预算的参考,使预算编制更科学、更准确。该部门对现行财务规章制度和经费管理规定进行认真梳理,专门制定了财务报销操作规范,对每一类报销事项都明确报销范围、明确报销标准、明确报销流程,既方便了机关干部办理报销,又提高了机关财务规范水平。
二是防范风险与提高绩效相结合。将“前台受理、内部流转、一窗办结”的现代纳税服务理念引入机关财务管理,推行财务报账“一窗式”受理、办结,建立会计预审、财务负责人复审、领导审核签批的“三级审核”工作机制,既有效提高了报销效率,又切实防范了财务风险。参照税收分析制度,建立定期财务分析制度,跳出财务分析财务,及时发现深层次问题,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三是夯实基础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一方面,加大财务人员培训、交流力度,更新管理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夯实机关财务管理基础。另一方面,在现有国税系统财务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推进机关财务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构建从预算编制、预算管理、财务报销、资金监控、财务收支到决算报表等一体化财务管理系统,进一步把会计人员从繁冗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提质增效,真正实现机关财务由“事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