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财经新闻 财税视点 招标代理 行业要闻 税收法规 法规解读 纳税咨询 财税实务 专业服务

当前页:首页 >财经新闻

社保支出压力下的中国谨慎对待退休年龄调整政策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4日         浏览次数: 210 文字显示:     

        在一些欧洲国家为削减财政赤字而提高退休年龄引发争议时,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2日通报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增长情况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但显然,面对这个涉及众多职工利益,又与城市化、老龄化等相互交织的问题,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字听起来让人有些不安: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2904.5亿元,同比增长17.8%,总支出10643.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0.2%。

   

        同期,五项社会保险的支出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全国实发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923.8亿元,同比增长19.1%;支付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同比增长27.9%;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0.4%……这一系列增长助推了社保基金支出的增加。

   

        不过,中国社保基金支出的增长有短期的原因。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扶持政策,如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就业等,用于减轻困难企业负担,稳定一部分就业岗位。

   

        同时还有许多因素促使社保基金支出增长,如中国连续六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2005年的700元钱提高到今年的1370元。

     

        另外,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国又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水平,最高支付限额由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又进一步扩大。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们用于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也相应有所增加。所以去年到今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的增长高于收入的增长。”尹成基说。

   

        但是,中国政府认为,不需要对社保基金支出给予太多的忧虑。“就目前总体的情况看,支付是有保障的。”这位负责编制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的部门发言人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保证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是不用担忧的。

   

        不过,中国政府也不敢轻视这个问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健康水平提高,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不断给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带来巨大压力。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政策的调整需要统筹考虑,循序渐进,这是各国的共同做法和经验。中国正密切关注各国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动态,重视研究退休年龄相关问题。

   

        “退休年龄政策与人口寿命和健康状况,与城市化、老龄化趋势,与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紧密联系,是非常重大和十分敏感的社会公共政策,涉及广大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尹成基表示,对这项政策的调整,中国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决策。

 

(来源: 新华网)



【打印】【关闭】
下一篇:商业零售企业明年逐笔开发票 消费者将告别购物小票
上一篇: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首日重点讨论汇率问题
                                                                                                                     

宁波正源财经信息网 CopyRight@ nbzy.com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05015671号 宁波正源税务师事务所

总访问量:Label       当日访问量:Label